典故内容:赵括的“纸上谈兵”
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,他的父亲赵奢是赫赫有名的将领。赵括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兵法,读过很多兵书,对战术、阵型、布防等都有很深的理解。
有一次,赵王问赵奢:“你觉得我儿子能当大将吗?”赵奢说:“打仗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赢的,如果让他带兵,恐怕会吃大亏。”但赵王不听劝,还是让赵括担任了主将。
结果呢?赵括一上战场,就按照自己读过的兵书来排兵布阵,完全不顾实际情况。敌军来了,他就按书上写的办法应对,结果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。
这就是“纸上谈兵”的由来——只会在纸上谈论兵法,却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。